图片展示

NEWS CENTER

掌握了解行业前沿资讯

Top
案例展示
新闻中心

端午节由来

浏览: 发表时间:2021-06-12 00:00:00

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�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


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《春秋命历序》:天地开辟,万物浑浑,无知无识;阴阳所凭,天体始于北极之野…日月五纬一轮转;天皇出焉…定天之象,法地之仪,作干支以定日月度。”



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、法地之仪,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,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“二十八宿”,在东方的“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”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,即为“苍龙七宿”。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,春季于东方抬头,夏季于南方腾升,秋季于西方退落,冬季即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。仲夏端午“飞龙在天”,苍龙的主星“大火”(心宿二)高悬正南中天,龙气(阳气)旺盛。在《易经》中,“飞龙在天”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


古老节日是古老文化传承的载体,选择在端午举行祭龙节仪与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时节天象有关。


在传统文化中,方位和时间以及卦象是联系在一起的,仲夏午月午日,龙星飞升至正南中天,即如《易经 · 乾卦》曰:“飞龙在天”;端午日龙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处于“中正”之位,为大吉大利之象。《易经 · 乾卦》爻辞中所言的“龙”,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。天象“飞龙在天”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,形成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、祈福纳祥、驱邪攘灾的礼俗。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“天人合一”的自然观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;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节俗内容丰富。

 

端午节由来
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�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0
图片展示
图片展示

公司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岭路北     官方网站:www.sondana.com     中国服务热线:0591-22068983     备案号:闽ICP备17009309号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